画家:陈清源

 

圆圆灯笼展览

这是2022年中秋节展出的作品,是陈清源在当年灯笼制作活动中完成的。画中的是她坐在轮椅上,凝望着自己亲手制作、正发着光的灯笼。

这场灯笼制作活动,是由我们的义工妍杏带领的。她带着老人家们到处寻找干花、绿叶作为装饰材料;先吹起一个圆鼓鼓的气球,再一层层贴上四、五层薄薄的卫生纸。然后放到太阳下静静晾晒。晒干后的灯笼,呈现出柔和的纹理,带着淡淡的和风与日式气息。展览时,我们在灯笼里装上小灯,温暖的光一亮,便透出诗意的柔美。

因为手部灵活度有限,陈清源选择雕刻较为粗大的形象——有自己,也有朋友,在中秋月圆、人团圆的日子里,大家聚在一起赏灯。灯光亮起时,绿叶与花朵的细节渐渐隐去,却让人更专注于灯笼中传递的温暖与团圆。

 

胡须佬的故事

这一幅画是陈清源的作品,灵感来自她童年在“细佬哥楼”(儿童楼)的温暖回忆。那时的第二任医药总监慕斯尔文医生 (Dr. B.D Molesworth),人称“胡须佬”,总是穿着短裤、高袜,留着一把长长的胡须。他希望孩子们都开开心心的,不要愁眉苦脸。每次巡楼前,护士们都会忙着采来鲜艳的大红花,为孩子们别在头上,还让她们穿上漂亮的碎花裙,整齐地坐在床边等待医生到来。孩子们一见到他,都会喊着:“胡须佬来了!”如今85岁的陈清源依然记得那段日子,医生让他们感到自己很美丽,这带给了她们欢乐。她将这份珍贵的记忆,雕刻成了这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