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谷95周年庆——从守护到蜕变的生命礼赞》
8月16日晚,希望之谷迎来了95周年庆典。这个历经风雨的社区,见证了麻风病历史的沉重,也走出了生命重生的坚韧与光辉。庆典现场宾朋满座,而在一段动情的演讲中,Care & Share Society 发起人陈彦妮带领大家,一起回望了这片土地上18年的守护与蜕变。
*从古迹到尊严:记忆的起点*
“今晚,站在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陈彦妮开场便回忆起18年前初次踏入希望之谷的情景。那时,东院部分院区面临被拆除的危机,一群热心的古迹保存工作者——林永隆博士、陈亚才先生、张集强先生,以及“拯救希望之谷支援小组”的庄白琪、蔡依霖、曾维龙、梁莉思等人——挺身而出,以教育与行动守护这段历史。
一次探访中,一位院民轻声对她说:“你们愿意来看看我们,我很感动,很多年没有外面的人这样坐下来听我们说话了。”
那一刻,她明白:被保存的不仅是古迹,更是人的尊严。
*故事馆与艺术馆:留下“被看见的喜悦”*
2014年,她被委任为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参议员,两年后,她发起众筹,建成了“希望之谷故事馆”。故事馆开幕当天,院民张明望着墙上自己高举义肢的照片,笑说:“哇!原来我咁威水呀!”那眼神里的光芒,正是“被记住”的喜悦。
2019年,她与艺术家Yew Souf携手,带着57位院民画家的作品走进国家画廊,举办《希望》画展。当时文化部宣布:希望之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消息震撼人心。展后,他们将旧校舍改建为艺术馆,让院民的作品能在自己的家园永久展出。
“感谢前院长 Dato’ Dr Khalid,他的远见和支持,让故事馆、艺术馆成为可能。”陈彦妮说。
*延伸的梦想:康乐与国际舞台*
2022年,Care & Share Society 正式注册,除了开设“康乐小屋”,为院民提供理发、刮筋、心灵茶叙、义诊、粉彩与手作课程,他们还成立了艺术工作室,推广木刻版画。2023年,在版画导师杨两兴的带领下,院民的38幅作品与集体创作登上雅加达双年展国际舞台。
近期,“JKR312小屋修复计划”也获批,将改造成第二间活动中心——“康宁小屋”。
*《四道人生》:生命的礼物*
18年的陪伴,彦妮见证了院民从阴影中走出,化求助者为助人者。于是,《四道人生》计划诞生了——包括短片、主题曲、《蝴蝶齐飞》装置展,以及一本双语小锦囊。
“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记得真诚地道谢、道爱、道歉和道别。”陈彦妮说。
当晚的庆典,不只是对95年历史的纪念,更是对麻风病康复者重生与蜕变的礼赞:他们从孤立走向连接,从沉默走向发声,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关怀。
*感恩与祝福*
最后,彦妮逐一感谢支持《四道人生》计划的主要赞助人、经费支持者及布置礼堂的伙伴,并特别提到Care & Share 义工们——“谢谢他们折了几千只蝴蝶,让今天的策展完整而美丽。”
她说,《四道人生》是希望之谷献给每一个珍惜生命的人:“愿它提醒我们,及时说谢谢、说我爱你、说对不起、说再见,让每个人都能拥抱更圆满、更幸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