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计划的反思

希望之谷故事馆馆长陈彦妮应WWRC 基金会的邀请,出席了“慈善从心出发” 分享会。这分享会主要提升员工的公益醒觉,从而推广企业的慈善事业。听了这场分享会,我想说说自己对公益计划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IMG_9153.JPG
IMG_9156.JPG
IMG_0269.JPG
IMG_0262.JPG

其中一位主讲者是来自环宇希望组织的凯蒂,通过他们的扶贫项目从而帮助弱势群体,并改善他们的生活与提升教育水平。她也分享了其中一个受惠家庭,贞德拉女士的短片。短片中她述说自己走头无路,徘徊在绝望边缘时,环宇希望组织及时伸出了援手,除了提供吃穿,还供她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如今,贞德拉女士的女儿已踏入社会工作,并回馈社会。短片中的贞德拉女士的真实经历让人同情,也让人了解小小的善举也能造福一个家庭。除了向弱势群体派发食物与物资,环宇希望组织的服务项目也包括社区医疗、英语阅读、艺术及多媒体学习项目,还有原住民外展服务。

以家庭收入而划分的社会阶层,一再地提醒我们需要多关照处于底层的社群。然而媒体是否过份扩大了弱势群体的物资需求,而忽略了其他的需要?社会不停地往弱势群体灌送柴米油盐,在得到物资与满足基本需求后,是否也同时考量了问题的根源?虽然一时的燃眉之急得以迅速解决,但若不能保证他们能持续地得到三餐温饱,同样的诉求还是会一再浮现。

IMG_9160.JPG

如今, 大部分企业机构在捐献金钱或物资时都会登上社会新闻,或让人在社群内歌功颂德一番。这些单位在派送、发放物资的时候,是否凭借着自己有能力行善而显得高人一等?受惠者在接受援助的同时,是否因着自己的处境而自卑?因此,在施与受的同时,必须顾及对方的感受,而不是盲目地放大双方的差异造成聚光灯效应。

国家政策的不公导致这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已习惯了以民族身份区分社会族群,在共享社会资源时存在着差别对待。作者夏曼· 蓝波安在《大海浮梦》里写『从汉族来看,对于过着汉人难以理解之生活……往往被断定为不文明、不优雅而抹上十分不恰当的负面形象』(第103页)。书里控诉着汉人强占了达悟族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抢了他们祖先种下用于建屋造船的龙眼树,把土地变为国有。在枪支的淫威下,历代在兰屿生活的达悟族在争取民族权益时被指成“挑战国法”。

在我国,某个族群总是被捧在手心,某个族群被边缘化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在我们援助原住民的同时,是否真正地承认了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子民,给予他们身份的认可?社会向原住民伸出援手的时候,是否同时让他们保存着原有的生活习俗,还是因社会观点而把它改造成一个符合“现代文明”的“原住民”?我们把一切现代化的设施带到了原住民生活的地区,在社会的角度上造福了他们;但从他们的角度而言,摒弃了原有的信仰和传统习俗,以及世代相传的语言与音乐,原有的求生技能难以发挥,究竟是受惠,抑或灾难?在族群的世界观逐渐被同化的时候,他们遗忘了民族的语言与音乐,那时这世界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部落而已,而是世界多元文化的语言与音乐版图的缺角,是文明的遗憾!

我并非否定公益计划的价值,而是觉得长期的社区服务计划影响深远,必须在施与受双方皆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并不是突出单方面的私心而为之。但愿人们在行善时,除了审视自身的价值观,也必须顾及受惠对象的真正诉求。

OWGN2328.JPG




文:许素敏





Ean Nee Tan